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重要通知:8月1日至8月8日店主旅遊期間暫定發貨貨,如有不便敬請原諒。
天使綜合症(Angelman Syndrome)是一種罕見的神經系統疾病,於1965年由英國兒科醫生Harry Angelman首次發現。他描述的患者展現出發育遲緩、語言障礙、運動不穩及頻繁笑聲等特徵。由於患者常帶笑容,曾被稱為「快樂木偶症」,但現代醫學界多以發現者的名字命名。
天使綜合症是一種與第15號染色體的UBE3A基因異常相關的疾病,患者通常在嬰兒期顯現發育遲緩,但大多在2至5歲才能確診。
天使綜合症全球發病率約為1/10,000至1/20,000。在香港,每年新增約3至5個病例,目前約有60名確診患者。
天使綜合症在男女中的發病率相同,大多屬於偶發性基因突變,僅約3-5%的案例屬於隱性遺傳。
天使綜合症主要因母系第15號染色體的UBE3A基因缺失或突變引起。患者大腦中UBE3A基因的蛋白質表達不足,導致神經發育問題。
所有患者均表現以下症狀:
經常性症狀包括癲癇發作與多動行為,關聯性症狀則可能包括小頭症、特殊面部特徵、餵養困難等。
基因檢測及染色體微陣列分析是確診的主要手段,但產前檢測對天使綜合症的準確性有限。
目前尚無根治方法,治療以症狀管理為主,包括物理治療、職能治療、語言治療等。藥物可用於控制癲癇及改善睡眠問題。
基因治療和重新激活父源UBE3A基因的研究正為患者帶來希望,但這些方法仍處於實驗階段。
天使綜合症患者壽命通常不受疾病影響,大多能活至70歲以上。適當的早期介入與家庭支持對提升患者生活品質至關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