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神奇中草藥:墨旱蓮的特性與藥用價值

神奇中草藥:墨旱蓮的特性與藥用價值

植物特徵

墨旱蓮是一年生草本植物,具有以下特徵:

  • 茎直立、斜升或平臥,高可達 60 厘米,通常自基部分枝,被貼生糙毛。
  • 葉呈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,長 3-10 厘米,寬 0.5-2.5 厘米,兩面被密硬糙毛。
  • 頭狀花序直徑 6-8 毫米,花白色。
  • 瘦果暗褐色,長約 2.8 毫米。

分佈與採收

墨旱蓮分佈於中國全國各省區,常生長於河邊、田邊或路旁。採收時間為花開時,採割後曬乾。

藥用價值

墨旱蓮在中醫藥中具有重要作用:

  • 性味:味甘、酸,性寒。
  • 歸經:歸腎、肝經。
  • 功效:滋補肝腎,涼血止血。
  • 主治:肝腎陰虛,牙齒松動,須髮早白等症狀。
  • 用量:一般用量為 6~12 克。

歷史記載

《本草經疏》中對墨旱蓮的功效有詳細記載,認為它善於涼血,可以改善須髮早白、牙齒不固等症狀。同時也提醒,由於其性寒,對脾胃虛弱者應謹慎使用。

注意:墨旱蓮作為一種傳統中藥,在中國醫藥史上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,至今仍被廣泛使用於中醫臨床實踐中。
查看更多

日本九谷燒傳統工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