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痱的定義與成因
熱痱,又稱為汗疹,是由於汗腺堵塞或汗液無法正常排出而引起的一種急性皮膚炎症。這種皮膚問題多見於高溫潮濕的環境中,當汗水積聚於皮膚深層而未能散熱時,便會產生刺激,形成熱痱。
中醫觀點:熱痱是「濕熱鬱蒸」的結果,因外部暑熱邪氣侵襲,加上體內濕熱積聚,導致汗孔阻塞,形成皮膚不適。
易感人群
以下人群更容易出現熱痱:
- 嬰幼兒:汗腺發育不成熟,皮膚褶皺多。
- 兒童:活動量大,容易大量出汗。
- 肥胖人士:皮膚褶皺較多,汗液更易積聚。
- 戶外工作者:長時間暴露於高溫環境中。
熱痱的症狀與特徵
常見症狀
- 皮膚痕癢、灼痛感
- 細小紅色丘疹或水泡
- 嚴重時可能出現皮膚糜爛或結痂
常見部位
熱痱多見於頸部、背部、皮膚皺褶處(如腋下、腹股溝)及衣物緊貼的部位。
熱痱與濕疹的區別
特徵 | 熱痱 | 濕疹 |
---|---|---|
屬性 | 皮膚急性炎症 | 過敏性皮膚炎 |
常見位置 | 皺褶及衣物貼身處 | 關節內側、面部等 |
疹塊特徵 | 細小紅色丘疹 | 較大疹塊,邊界模糊 |
熱痱的治療方法
物理性降溫方法
- 用冷水沖涼,保持皮膚涼爽。
- 使用冰袋冷卻患處。
- 保持皮膚乾爽,避免長時間壓著皮膚。
自然療法與中醫方法
- 蘆薈:塗抹蘆薈啫喱舒緩症狀。
- 金銀花:煲金銀花水,涼後塗抹患處。
- 中藥治療:使用連翹、薏苡仁等清熱利濕。
預防熱痱的方法
環境與穿著調整
- 避免高溫潮濕環境。
- 穿著輕便、透氣的棉質衣物。
- 保持室內通風及涼爽。
個人衛生與飲食
- 保持皮膚清潔乾爽。
- 多吃清熱利濕食物,如冬瓜、綠豆湯。
- 避免辛辣食物。
何時需要就醫
- 症狀持續數天未改善。
- 出現化膿、發炎或發燒。
- 嬰幼兒表現異常煩躁。
醫生可能會開立類固醇藥膏或口服藥物來緩解症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