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入侵紅火蟻:特徵與防治

入侵紅火蟻:特徵與防治

生物學特徵

  • 體長約2.4-6.0毫米,呈紅褐色
  • 具有強烈的攻擊性,會以大顎咬住目標並用腹部末端的螫針注入毒液
  • 蟻巢可達10-60厘米高,46厘米寬,呈南北向橢圓形
  • 單個蟻巢可容納20-50萬隻個體

分布與入侵歷史

  • 原產於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
  • 1930年代入侵美國南方,之後擴散至澳洲、紐西蘭、日本等地
  • 2003年入侵台灣,2004-2005年在中國廣東、香港和澳門發現

危害

  • 對農業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
  • 會攻擊人類和動物,叮咬會引起劇烈疼痛和過敏反應
  • 可能攜帶多種病菌,造成疾病傳播
  • 會築巢於電器設備中,引發短路等問題

防治方法

物理防治

  • 水淹法:用滾水澆灌蟻丘
  • 火燒法:燒除蟻丘(需謹慎使用)

化學防治

  • 使用粉劑、噴劑或餌劑型藥劑
  • 餌劑型藥劑效果較好,可讓蟻群帶回巢穴分食

預防措施

  • 保持環境清潔,妥善保存食物
  • 堵塞室內縫隙,防止蟻群入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