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佛手果:外型獨特、藥食兼具的吉祥果實

佛手果:外型獨特、藥食兼具的吉祥果實

形態特徵

佛手果的外觀極為獨特:

  • 果實呈手指狀,通常分為3-5個細長彎曲的果瓣
  • 果皮呈黃綠色或橙黃色,表面粗糙有皺紋和油點
  • 果肉淺黃白色,質地爽脆
  • 通常無種子或種子很少

栽培與分布

佛手果原產於印度,現主要分布在中國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:

  • 主要產地包括廣東、四川、浙江、福建等省份
  • 喜光喜溫暖,不耐寒,適合雨量充足、冬季無冰凍的地區栽培
  • 繁殖方式主要為扦插和嫁接

用途

  1. 藥用價值:
    • 具有理氣化痰、舒肝和胃、止痛等功效
    • 可用於治療咳嗽、胸悶、消化不良等症狀
    • 現代研究表明具有抗抑鬱、抗菌、抗炎、抗癌等作用
  2. 食用價值:
    • 可加工成蜜餞、果脯、茶、果凍、香酒等食品
    • 果皮和葉中含有芳香油,可用於調味
  3. 觀賞價值:
    • 四季常綠,花果俱佳,適合庭院栽培或盆景
    • 成熟果實金黃色,散發芳香,可長期觀賞
  4. 文化象徵:
    • 佛手諧音「福壽」,象徵多福多壽
    •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視為吉祥物

地方特色

不同產地的佛手果有不同名稱:

  • 浙江金華產的稱為金佛手
  • 福建產的稱為閩佛手
  • 廣東和廣西產的稱為廣佛手
  • 四川和雲南產的稱為川佛手或雲佛手

在潮汕地區,佛手果還被製作成傳統涼果「老香黃」,是當地家庭必備品。

佛手果不僅是一種獨特的觀賞植物,更是一種具有多重價值的果實,在中醫藥、食品加工和傳統文化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。

日本九谷燒傳統工藝